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曰:“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國慕之;一國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qiáng)。斯二者天也。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齊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涕出而女于吳。今也小國師大國而恥受命焉,是猶弟子而恥受命于先師也。如恥之,莫若師文王。師文王,大國五年,小國七年,必為政于天下矣。詩云:‘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裸將于京。’孔子曰:‘仁不可為眾也。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今也欲無敵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猶執(zhí)熱而不以濯也。詩云:‘誰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也。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
孟子曰:“有不虞之譽(yù),有求全之毀。”
譯文
孟子說:“愛別人別人卻不親近自己,那就應(yīng)該反問自己的仁愛是否夠;管理別人別人卻不服管理,那就應(yīng)反問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問題;待人禮貌別人卻不回應(yīng),那就應(yīng)反問自己的禮貌是否到家。凡是行為得不到預(yù)期的效果,都應(yīng)該從自身尋找原因,自身行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歸服。《詩經(jīng)》說:‘常思慮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天理,以求美好的幸福生活’”
孟子說:“人們有句常說的話,都說:‘天下國家’??梢娞煜碌母驹谟趪瑖母驹谟诩?,家的根本在于個人。”
孟子說:“治理國家政事并不難,只要不得罪那些卿大夫家族就可以了。因為那些世家大族所仰慕的,一個國家的人都會仰慕;一個國家的人所仰慕的,天下的人都會仰慕;因此德教便會聲勢浩大、充溢于天下。”
孟子說:“天下有了正常的道路,道德平庸的人被道德高尚的人役使,不太賢能的人被十分賢能的人役使;天下失去了正常的道路,力量小的就服從于力量大的,勢力弱的就服從于勢力強(qiáng)的。這兩種情況,都是天意。順從天意就能夠生存,違背天意就會滅亡。齊景公說:‘既不能命令別人,又不能接受別人的命令,只能是死路一條。’于是痛哭著把女兒嫁到吳國。“現(xiàn)今小國效法大國,但又恥于接受大國的指令,這就好比學(xué)生恥于聽命于老師一樣。如果真的以此為恥,就不如效法周文王。效法周文王,大國只需要五年,小國只需要七年,就一定能夠掌握天下的治理權(quán)。《詩經(jīng)》上說:‘殷商的子孫后裔,成群結(jié)隊地不安寧。上天既然已經(jīng)授意,何不都穿上周朝服?諸侯都穿上周朝服,可見天意是會轉(zhuǎn)移的。殷朝的讀書人淺薄且敏捷,執(zhí)行灌酒的禮節(jié)助祭于周京。’孔子說:‘仁愛不是用數(shù)量眾多來衡量的,說:‘仁德不是以人數(shù)多少來衡量的。國君如果愛好仁德,便無敵于天下。’如今想要無敵于天下但又不以仁愛為本,就好比是忍受酷熱而不用涼水沖洗?!对娊?jīng)》上說得好:‘誰能手執(zhí)燙東西,卻不用涼水沖洗?’”
孟子說:“對那些不仁愛者難道可以討論問題嗎?他們把危險的局面當(dāng)成安全,把災(zāi)難的發(fā)生當(dāng)成撈取利益的機(jī)會,把導(dǎo)致國破家亡的事當(dāng)成樂趣;這些不仁愛的人要是可以用言語勸說,那還會有什么亡國敗家的事發(fā)生呢?曾經(jīng)有個兒童歌唱說:‘清澈的滄浪水啊,能用來洗我的帽纓;渾濁的滄浪水啊,能用來洗我的雙腳。’孔子在一旁聽了說:‘弟子們聽著,清澈的水可以用來洗帽纓,渾濁的水可以用來洗雙腳,這是自己決定的事。’所以一個人一定是先侮辱自己,然后別人才侮辱他。一個家庭必然是自己先毀壞,別人才來毀壞它。一個國家必然是自己內(nèi)部先互相征伐,別人才來討伐它?!短住飞险f:‘天降災(zāi)禍,還可以躲避;自己做壞事,就逃脫不了滅亡。’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孟子說:“那些當(dāng)權(quán)的小人不值得去指責(zé),他們的政事也不值得去非議。惟有那些高智慧的大人能糾正國君思想上的錯誤。國君仁,便沒有人不仁;國君義,便沒有人不義;國君正,便沒有人不正。一旦端正了國君,國家便安定了。”
孟子說:“有意料不到的贊美,也有苛求完美的詆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