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譯文]
治理事物,制定法律法規(guī),要順其自然。所以狂風(fēng)不可能刮一個早晨,暴雨也不能下一整天。是誰在背后操縱著風(fēng)雨呢? 是天地。天地形成的狂風(fēng)暴雨都不能永遠存在,又何況是人呢?所以應(yīng)道而為的人與道契合,應(yīng)德而為的人與德契合,失去道德的人就會失去它們,與道契合的人,道就會幫助它們。合乎德的人,道就會使之有德。合乎失的人,道就會使他失道失德。不能讓所有人都信服,就會有人不信。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 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③無功,自矜者 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不處。
[譯文]
用腳尖站著是不會平穩(wěn)的,闊步行走也是不能長的,只考慮自己的人是不能明辨事理的,自以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的,自我夸耀的人往往都是沒有功勞的,
吹自擂的人不可能一直這樣下去。把這些東西用“道”角度去看待,就叫“殘羹贅瘤,惹人厭惡”,所以得道的人是不會去做這些事情的。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①,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③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 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
天地間有一種物體天然混成,它在天地形成之前便已經(jīng)存在了。它寂靜無聲又廣闊無形,它能獨立長存不會消亡,周而復(fù)始永不停息,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以“道”來稱呼它,再勉強替它起個名字叫“大”,它廣大無邊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中之一。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然。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為輕根①,靜為躁君®。是以圣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雖 有榮觀,燕處超然⑤。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于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譯文]
穩(wěn)重是輕率的基礎(chǔ),靜定是浮躁的基礎(chǔ)。因此君子整日行事都如運送糧食一般穩(wěn)重,雖然有華麗的居所,卻能做到氣定神閑,超然脫俗。為什么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之君,卻能做到將自身看得較輕,而把治理國家看得極為重要呢?輕浮失去自身,躁動失去君位。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guān)楗 而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財,是謂襲明。故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譯文]
善于行動的人,不會留下不該有的痕跡;善于言談的人,不會留下落人話柄的漏洞;善于計數(shù)的人不需要籌碼:善于閉合的人,沒有門門卻叫人無法打開:善于用繩子捆物的,不用繩索卻沒人能解開。所以圣人經(jīng)常主動救助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圣人經(jīng)常主動利用物體,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這叫遵循真理。所以善人可以成為不善人的老師,不善人者在善人者手中也有借鑒之處,不尊重善人的教導(dǎo),不注重不善人的借鑒作用,看起來明智其實很迷糊,這實在是高深奧妙的道理。
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①,守其雌②,為天下溪。為天下溪③,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⑤。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 ,復(fù)歸于無極。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
[譯文]
知道自己的剛強之處,反而需要安守柔弱的地方,心甘情愿成為天下的溪流。只有心甘情愿成為天下的溪流,永恒的德就不會離你而去,便會回到如嬰兒一般天然純真的狀態(tài)。深知潔白,卻安守污黑,成為天下的范式。只有成為天下的范式,永恒的德才不會出現(xiàn)差錯,就會回到字宙的初始狀態(tài)。深知尊榮的誘惑,卻能做到安守卑辱,甘愿做天下的低谷。做天下的低谷,永恒的德就充足,永恒的德充足,就會回復(fù)到純真的狀態(tài)。混沌的原始狀態(tài)演化成宇宙萬物,圣人將這種法則合理運用便能成為領(lǐng)導(dǎo)者,所以完善的政治制度不能被分割開。
第二十九章
[原文]
大制不割。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zhí)④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歔 或吹,或強或磋唑,或不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
[譯文]
想要治理天下卻又按照個人意愿去施為的,我斷定他根本做不到。天下乃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出來的神奇之物,是不可能被一個人的主觀意愿改變的,若是你憑主觀意愿去做了,則必定會失敗,即便你手中掌握了天下,也會失去。所以世間之物有的在前行,有的則后隨,有的噓暖,有的吹寒,有的強壯,有的瘦弱,有的受益,有的失落。因此圣人需要摒棄過度,摒棄奢侈,摒棄極端。
第三十章
[原文]
以道佐 人主者,不以兵強于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善者果③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謂果而勿強。物壯 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能合理運用道的原則來輔佐君王的人,不會以強大的
軍隊威懾天下。出兵征伐這種事必定會遭到懲罰。軍隊駐扎的地方,田地里必定會長滿荊棘。發(fā)生戰(zhàn)爭之后,必定會有兇荒之年。善于用兵的在達到目的之后便不再繼續(xù),并不會因為勝利而覺得足夠強大。達到基本目的而不自大不夸耀、不驕傲,更不自鳴得意,認為戰(zhàn)勝并非出自本意,這就是達到基本目的而不自以為強。萬物在走向強盛的極點的時候,便會走向衰亡,這就不叫“道”了,不是“道’就會很快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