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圣,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fā)強剛毅、足以有執(zhí)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只有天下崇高的圣人,才能做到聰明智慧,能夠居于上位統(tǒng)治天下;寬宏大量,溫和柔順,能夠包容天下;奮發(fā)勇健,剛強堅毅,能夠決斷天下大事;威嚴莊重,忠誠正直,能夠博得人們的尊敬;條理清晰,詳辨明察,能夠辨別是非邪正。
溥博,淵泉,而時出之。
圣人的美德,廣闊博大,像深不可測的泉水,時時涌出。
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
德行廣博如天,德行深厚如淵。美德表現在儀表上,人們沒有誰不敬佩;表現在言談中,人們沒有誰不信服;表現在行動上,人們沒有誰不喜悅。
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這樣,美好的名聲廣泛流傳在中國,并且傳播到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qū)。凡是車船能到的地方,人力能通的地方,天所覆蓋的地方,地所承載的地方,日月所照臨的地方,霜露所降落的地方,凡是有血氣的人,沒有不尊敬他親愛他,所以說,圣人的美德可以與天相配。
?
《中庸》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只有對天下百姓的真誠,才能成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樹立天下的根本,掌握天地化育萬物的深刻道理,這需要依憑什么呢!
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
他的仁心那樣誠摯,他的思慮像潭水那樣幽深,他的美德像天空那樣廣闊。
茍不固聰明圣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如果不真是聰明智慧,通達天賦美德的人,還有誰能知道天下最高的真誠呢?
?
《中庸》第三十三章
詩曰:“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詩經》說:“內穿錦緞,外罩麻衣?!边@是為了避免錦衣花紋大顯露,所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小人的道顯露無遺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從不厭倦,簡樸而內有文采,溫和而有條理,懂得遠從近開始的道理,懂得風氣有源頭的道理,懂得微小的事物一定會顯露的道理,這樣,就可以進入道德的境界了。
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惫示觾仁〔痪?,無惡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詩經》說:“潛藏雖然很深,但依然清晰可見。”所以君子自我反省沒有愧疚,沒有惡念頭存于心志之中。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這些不被人看見的地方吧?
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惫示硬粍佣矗谎远?。
《詩經》說:“看你獨自在室內的時候,也能無愧于神明?!彼?,君子就是在沒做什么事的時候,也能表現出他的恭敬,就是在沒有對人說什么的時候也是信實的。
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笔枪示硬毁p而民勸,不怒而民威于鈇鉞。
《詩經》說:“默默無聲地祈禱,現在不再有紛爭。”所以,君子不用賞賜,老百姓也會互相對勉;不用發(fā)怒,老百姓也會像看到刀斧刑具一樣畏懼。
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笔枪示雍V恭而天下平。
《詩經》說,“大大地弘揚美好德行,諸侯百官們都來效法?!彼?,君子篤實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于以化民,末也?!?/strong>
《詩經》說:“我懷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厲聲厲色?!笨鬃诱f:“用厲聲厲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為?!?/p>
詩曰:“德輶如毛?!泵q有倫?!吧咸熘d,無聲無臭?!敝烈?。
《詩經》說:“德行輕如毫毛?!陛p如毫毛還是有物可比擬?!吧咸焖休d的,既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边@才是最高的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