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xué)?”孔子對(duì)曰:“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xué)者也。”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xiāng)黨乎!”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dá),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fèi)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fù)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zhí)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tái)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jìn)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樊遲問知,子曰:“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yuǎn)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子曰:“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jì)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論語·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識(shí)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fù)夢見周公。”
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cè),未嘗飽也。
子于是日哭,則不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之所慎:齊,戰(zhàn),疾。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為衛(wèi)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數(shù)年,五十以學(xué)《易》,可以無大過矣。”
子所雅言,《詩》、《書》、執(zhí)禮,皆雅言也。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duì)。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rdquo;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乎。”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shí)之,知之次也。”
互鄉(xiāng)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jìn)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jìn),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遠(yuǎn)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jìn)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xué)也。”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duì)曰:“有之?!墩C》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