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孔子很少談論利“命”和“仁”。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zhí)?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吾執(zhí)御矣。”
達巷這個地方的人說:“孔子偉大啊!學問淵博卻沒有可以依憑樹立名聲的專長。”孔子聽到后,對弟子們說:“我靠什么專長呢?是駕車呢?還是射箭?我還是依憑駕車這樣的專長吧。”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孔子說:“用麻做的帽子是古禮的要求?,F(xiàn)在改用黑絲做帽子,比用麻做的帽子節(jié)省,我就隨從眾人的做法。晉見國君要先在堂下行拜禮,這是古禮的要求,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卻直接在堂上行拜禮,這樣太過分了。雖然有違眾人的看法,我卻要遵從在堂下就行拜禮。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絕四種缺點:不主觀臆斷,不一意孤行,不固執(zhí)己見,不自以為是。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為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在匡地被困的時候說:“周文王已經去世了,但他的禮樂文化不還是在我這嗎?如果老天要喪滅這種文化的話,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如果老天不想喪滅這種禮樂文化,那匡地的人又能將我怎么樣呢?”
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問子貢:“你的老師是圣人嗎?他怎么會有這么多的本事呢?”子貢說:“可能是上天要讓他成為圣人,所以讓他有這么多的本事。”孔子聽到后說:“太宰他了解我嗎?我小的時候地位低賤,所以學到了很多粗鄙的本事。君子需要這樣多的本事嗎?不是這樣多的啊。”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子牢說:“老師說過,‘我不能被當世所用,所以精通了各種技藝。’”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孔子說:“我有知識嗎?我沒有知識啊。有為農夫來問我,我對他問的問題一無所知。我只能從這個問題的兩端分析琢磨來解開問題的全部。”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孔子說:“鳳鳥不來了,黃河也不再出現(xiàn)河圖了,我這一輩子也快完了吧!”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gǔ)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孔子遇見穿喪服的人、著官員服裝的人以及盲人,碰面的時候,他們即使很年輕,也一定站起來;走過去時,一定要快步離開。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顏淵感慨地說:“我仰望老師的思想,越看越覺得偉岸高大,努力鉆研,越是鉆研就越覺得不可窮盡??粗驮谘矍埃龆值搅撕竺?。老師一步步地的誘導我前進,用文獻豐富我的知識,用禮來約束我的言行,是我想停止學習和前進都不可能。我用盡了自己的才力,像是見到了他的思想高高地聳立在我的眼前,我雖然想要努力追上,卻沒有道路可走了啊。”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于臣之手也,無寧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讓孔子的學生做家臣為孔子準備后事??鬃拥牟∩院靡恍┑臅r候,就說:“仲由做這種弄虛作假的事情已經很久了!我沒有家臣卻裝作有家臣,我這是騙誰呢?騙老天嗎?況且讓我死在家臣的伺候下還不如死在你們這些學生的侍奉下呢。即使我得不到以大夫之禮安葬,難道我就會被丟在路邊無人安葬嗎?”
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gǔ)而沽(gū)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沽者也。”
子貢說:“這里有一塊美玉,是把它裝在箱子里收藏起來呢?還是求一個好價錢把它賣掉呢?”孔子說:“賣掉吧,賣掉吧,我就是等待一個好價錢的買主的人。”
子欲居九夷?;蛟唬?ldquo;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之地隱居。有人說:“那個地方偏僻閉塞、窮困愚昧,怎么住啊?”孔子說:“君子住到哪里后,還會有什么愚陋呢?”
子曰:“吾自衛(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孔子說:“我從衛(wèi)國返回魯國之后,樂才得到整理,雅樂和頌樂才有了各自的位置。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說:“出了家門侍奉公卿,回到家里侍奉父兄。有喪事不敢不盡心去辦。不被喝酒所困擾,還有什么能難住我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站在河邊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不分晝夜的流去了。”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說:“我沒有看見喜愛仁德就像喜好美色那樣的人。”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座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個時候停止不干了,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又譬如平整土地,雖然只倒了一筐土,繼續(xù)前進做下去,也是我自己要做的。”
這一章說明一個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道理,那就是“為仁由己”的思想??鬃佑霉μ澮缓埗购碗m覆一簣猶進的例子告訴我們所有的成功都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堅持和努力。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孔子說:“能聽我認真講課從不懈怠的人,大概只有顏回吧!”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孔子評論顏淵時說:“可惜呀,我只看到他努力上進,卻沒有看見他止步不前。”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孔子說:“莊稼長出苗卻不能開花的情況是有的!能開花卻不能結出果實的也是有的!”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知道下一代就不如這一代呢?如果到了四十、五十歲的時候仍然默默無聞,那就不再值得敬畏了!”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說:“符合道理的話,能不聽從嗎?聽從但還要改正不足才可貴。恭維的好話,聽了能不高興嗎?高興之后要思考它的真意才最可貴。光高興但不加思考,表面聽從但不改過,這樣的人也不知道怎么辦了!“
子曰:“主忠信,毋有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
孔子說:“以忠誠和守信為做人的根本,沒有不如自己的人,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說:“三軍的帥位可以改變,而男兒的志向卻不可以被改變。”
子曰:“衣敝緼袍,與衣狐貉(hé)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zāng)?’”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孔子說:“穿著破舊的絲綿袍,與穿著狐裘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覺得可恥的人恐怕只有子路這個人吧!‘不嫉妒、不貪求,有什么不好呢?’”子路經常背誦這句話??鬃诱f:“這不過是做人的道理,怎么可以代表全部的美德呢?”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說:“天氣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說:“聰明的人沒有困惑,仁厚的人沒有憂慮,勇敢的人沒有畏懼。”
仁、智、勇,是孔子提倡的三項美德?!吨杏埂氛f:“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我們知道孔子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從總體上來說就是要仁智勇兼?zhèn)?,亦如今天我們所說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孔子說:“可以在一起學習,但未必能夠一起走向道;可以一起走向道,但未必能夠一起堅持道;可以一起堅持道,卻未必可以權衡輕重相互合作。”
堅持到底實現(xiàn)共同的理想?yún)s不能在一起共同建設這個理想。電視連續(xù)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就很好的詮釋了孔子所說的這個道理。但同學終歸是同學,在生活和社會中永遠有著不了的情緣。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棠棣的花兒呀,翩翩地搖曳啊。難道我不思念你嗎?只是住的太遙遠了。”孔子說:“還是沒有真的思念呀,真的思念了的話,還有什么遙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