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
“色與禮孰重?”曰:“禮重。”
曰:“以禮食,則饑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則不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chuǎi)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金重于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yú)羽之謂哉?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應之曰:‘紾(zhěn)兄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不紾(zhěn),則不得食,則將紾(zhěn)之乎?逾東家墻而摟(lōu)其處子,則得妻;不摟(lōu),則不得妻,則將摟(lōu)之乎?’”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
曰:“奚有于是?亦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則為有力人矣。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為烏獲而已矣。夫人豈以不勝為患哉?弗為耳。徐行后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為也。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見于鄒君,可以假館,愿留而受業(yè)于門。”
曰:“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余師。”
公孫丑問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詩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為詩也!有人于此,越人關(guān)弓而射之,則己談笑而道之;無他,疏之也。其兄關(guān)弓而射之,則己垂涕泣而道之;無他,戚之也。小弁(biàn)之怨,親親也。親親,仁也。固矣夫,高叟之為詩也!”曰:“凱風何以不怨?”
曰:“凱風,親之過小者也;小弁,親之過大者也。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磯,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譯文
有個任國人問屋廬子說:“禮儀和飲食,哪個重要?”屋廬子說:“禮儀重要。”
任國人又問:“性欲和禮儀誰重要?”屋廬子說:“禮儀重要。”
任國人說:“要是按照禮儀去求食,就會餓死;不以禮儀去求食,就能夠得到食物,那一定要按照禮儀嗎?如果按照禮儀來迎親,就會得不到妻子;如果不按照禮儀來迎親,就能夠得到妻子,難道必須要按照禮儀來迎親嗎?”屋廬子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第二天便到鄒國去把這些問題告訴孟子。
孟子說:“回答這個有什么難的?不揣摩根本的東西,而只去比較末端?方寸之木置于高處也可以使它高過高樓,金屬重于羽毛,難道說一小鉤金比一大車羽毛還重?拿求取飲食的重要性與禮儀中輕微的東西來比較,怎么僅僅是飲食重要呢?拿求取性欲的重要性與禮儀中輕微的東西來比較,怎么僅僅是性愛重要呢?你去回答他就說:‘扭住兄長的胳膊而奪取他的飲食,就能夠得到飲食;不扭住兄長的胳膊,就不能夠得到飲食,那么你扭嗎?翻越過東邊鄰居的墻去拉拽他家的姑娘,就可以得到妻子;不拉拽就得不到妻子;那你會去拉拽她嗎?’”
曹交問:“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有這樣的說法嗎?”孟子說:“是的。”曹交說:“我聽說周文王身高十尺,成湯王身高九尺,如今我曹交身高九尺四寸,同樣是吃糧食而已,要怎樣才能成為堯、舜呢?”
孟子說:“這和身高有什么關(guān)系呢?只要去做就是了。這里有個人,自以為一只小雞都提不起,那就是毫無力氣的人;如今他說可以舉起三千斤,那他就是個有力氣的人。那么要是舉得起烏獲能舉起的東西,那他就是烏獲了。人害怕的難道是不能勝任嗎?只是不去做罷了。緩慢地走在長者后面叫做悌,很快地走到長者前面的叫不悌。那么緩慢地行走,難道是人辦不到的事嗎?只是不做罷了。堯、舜的道路,是繼承和敬愛而已。你穿堯的衣服,誦讀堯說的話,行為堯的行為,就是堯了。你穿桀的衣服,誦讀桀說的話,行為于桀的行為,那你就是桀了。”
曹交說:“我要去拜見鄒君,可以借到住所,愿意留下來在您門下學習。”
孟子說:“人生的道路就像這大路一樣,難道很難了解嗎?人們擔憂的是不去求取。你回去自己尋求八,老師有多的是。”
公孫丑說:“高先生說:《小弁》,是小人寫的詩。”
孟子說:“為什么這么說呢?”公孫丑說:“詩中多怨情。”
孟子說:“高老先生這樣解詩未免太片面。假如有個人在此,越國人彎弓張箭射他,他自己可以談笑風生地講述這件事;沒有別的原因,是因為自己跟越國人關(guān)系疏遠。如果是自己的兄長彎弓張箭而射人,那么自己就會落下眼淚來講述這件事;沒有別的原因,是因為兄長是自己的親人?!缎≯汀吩娭械膽n怨,正是親近親人。親近親人,就是相互親愛。高老先生這樣解詩真是片面啊。”
公孫丑說:“《凱風》這首詩為什么不憂怨呢?”孟子說:“《凱風》這首詩,是因為父母過錯較小,《小弁》這首詩,是因為父母過錯較大。親人過錯大,卻不抱怨,是更疏遠親人的表現(xiàn);親人過錯小,卻要抱怨,是反而激怒自己。更加疏遠,是不孝順;激怒了,也是不孝順??鬃诱f:‘舜是非常孝順的人,五十歲了還愛慕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