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讀《堯日篇》,其中第三段讓我感觸良多。原文為: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此段可翻譯為: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于分辨別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的了解他。
有孔子在此向君子提出了三點要求,即“知命”、“知禮”、“知言”,這是君子立身處世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尤其是最后一章談君子人格的內(nèi)容,表明此書之側(cè)重點,就在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養(yǎng)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知命”是做好情緒管理。在孔子看來,君子是最高標準的人,也是難以企及的做人境界,可以視之為理想目標。那么,達到君子水平的人有何指標來考察呢?這里給出了“知命”的答案。與知命聯(lián)系的是“知天命”,有兩個出處,一個是孔子說的“五十而知天命”,再一個是 “盡人事以聽天命”,用通俗話語說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梢?,君子就是年紀較大而知道天命的人,那么再理解何謂“命”呢,為何要具有一定年紀呢?我覺得“知命”類似做好情緒管理這個事情,那些能知命的君子一定是情緒管理良好的人。
“知禮”就是能行動。常言道,行動創(chuàng)造價值。人是社會動物,意味著要與人交往打交道,處理人生十之八九的不如意事,而行動指南就是禮儀。
“知言”在于“聽話聽音”。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知無不言言不盡”,要了解一個人,必須知道對方的“言”,可以認為“知言”的關(guān)鍵在于“聽話聽音”。 每天在說著話,聽著話,無數(shù)交流,可是訣竅真的不在于一個人說了什么,而在于怎么說,說的目的是為了什么,這才是知言。知言對應(yīng)的是知人,了解一個人只能通過言行,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希望通過知言來知道這人的心,那就不能局限于語言本身,而是聽話聽音。
因此,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我們要做到這三知:知命、知禮、知言,相當于情緒管理、意志行動、認知理解。